亚马逊20岁才开始的打假能否挽回口碑? |
以2020年6月为分割线,亚马逊终于真正跨上了打假的道路!
6月24日,亚马逊宣布正式成立由前美国联邦检察官、资深调查人员以及数据分析师组成的全球打假团队。
外界对此褒贬不一,乐观者表示,亚马逊终于开始打假;悲观者担忧,20岁才开始矫正身姿,洗骨换髓难如登天。
不适症已经显现,亚马逊成立打假团队近一周以来市值持续走跌,单日跌幅2.24%,市值一夜蒸发2000亿人民币。
其实,这样的后果并不意外!亚马逊的打假在某种程度上有种"逼上梁山"的感觉。
2020年1月,美国国土安全部发布了一份打击假货报告,明确希望亚马逊采纳相关建议,2020年4月,美国政府又进一步将亚马逊在5个海外国家的网站添加到"恶名市场"名单。
在此之前,外界督促亚马逊的打假的声音也从未断过。甚至多家媒体还拿阿里打假给亚马逊上课。
2018年6月,美国媒体披露亚马逊假货泛滥,越来越多品牌终止与亚马逊合作,转投与阿里合作。外媒支招,亚马逊应该学学阿里打假。
2018年4月,瑞士奢侈品巨头斯沃琪集团CEO尼克·海耶克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,阿里巴巴正在积极打击假货,亚马逊却什么也没有做。
2019年7月,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副主席道格·柯林斯表示,阿里使用尖端技术详细检查和侦查假冒产品,美国平台远远落后。
……
如今,亚马逊终于动了,但这次是迫于各方压力下的敷衍了事,还是痛定思痛后的悬崖勒马?各方势力都在权衡。
打假,如今已是电商平台的必备课,作为美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,亚马逊多年来的缺席给自己埋下巨大的隐患。
三岁知大,七岁知老,亚马逊的假货问题其实早已显露端倪。早在2012年时,知乎热帖"亚马逊会卖假货吗"就披露亚马逊的假货问题,近几年外媒披露,包括瑞典宜家、Nike、Birkenstock等知名品牌宣布退出亚马逊网站。
还有多个新闻网站曝出亚马逊假货问题。
但当时的亚马逊没有重视,错过了最佳矫正时间,现如今的亚马逊"四面楚歌",打假不得不为之,而已经成年的亚马逊的打假无异于"刮骨疗毒"。
区别于亚马逊,阿里自成立之初就开始布局打假和知识产权保护,20年前监利知识产权维权通道,10年前展开线下打假,5年前成立平台治理部,4年前成立打假特战队,1年前阿里将沉淀20年的"知产保护科技大脑"免费向全社会共享。
这一次,亚马逊的打假能否力挽狂澜,我们拭目以待。 |
上一篇:近日,东宝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,原告人状告被告
下一篇:上海长宁区局“双管齐下”提升市场打假打私效能
|
|
业务范围 |
|
 |
商标标注 |
|
|
 |
商标维权 |
|
|
 |
版权服务 |
|
|
 |
商业尽职调查 |
|
|
 |
法律诉讼 |
|
|
|
|
|
|
 |
热点文章 |
|
|
|
|
|
|